记得小时候,街角录像厅的霓虹灯招牌总在雨天格外亮眼。老板老张的二手电视机里,刀光剑影和拳拳到肉的声响,是80、90后共同的青春BGM。如今在4K修复版里重看这些经典,才发现那些粗糙的胶片噪点里,藏着最纯粹的热血。
武侠篇:江湖夜雨十年灯
香港武侠的黄金年代
1992年的《新龙门客栈》至今仍是武侠迷的朝圣之作。徐克把大漠孤烟拍成了流动的水墨画,张曼玉演的金镶玉嗑着瓜子说"龙门山有雨,雪原虎下山"时,谁料得到这个客栈会成为武侠史的最后一座丰碑。
同年上映的《笑傲江湖2:东方不败》,林青霞仰头饮酒的镜头让多少少年把汽水当烈酒。金庸曾说这版改编"不像我的孩子",可观众偏偏爱极了这个雌雄莫辨的教主。你看现在短视频里,红衣翻飞的经典片段还在被不断模仿。
片名 | 导演 | 名场面 | 冷知识 |
《东邪西毒》 | 王家卫 | 张国荣凝视烛火 | 拍了2年,同期套拍《东成西就》 |
《刀》 | 徐克 | 断刀插入雪地 | 用300公斤人造雪铺满片场 |
内地武侠的破局时刻
2000年《卧虎藏龙》在奥斯卡掀起竹海波澜,李安让西方人见识到轻功不是吊威亚那么简单。章子怡和杨紫琼的夜戏,月光在瓦片上流淌的样子,像极了我们记忆里泛黄的武侠小说插图。
- 张艺谋的《英雄》用色彩讲故事:
- 红——嫉妒与欲望
- 蓝——理性与克制
- 绿——记忆与谎言
动作篇:拳脚里的烟火气
港产动作片的硬核美学
成龙的《警察故事》系列里,商场跳灯管的戏现在看仍会手心出汗。据说当时玻璃都是糖化玻璃,但龙叔坚持用真材实料,结果手掌被割得鲜血直流。这种拿命拼的敬业,现在的绿幕特效再也演不出来。
演员 | 代表作 | 招牌动作 |
李连杰 | 《精武英雄》 | 连环三踢 |
甄子丹 | 《叶问》 | 日字冲拳 |
好莱坞的功夫热
当《龙争虎斗》在美式影院掀起功夫狂潮,李小龙的nunchakus(双节棍)成了最潮单品。有个趣闻说,当时美国校园里男生见面都要摆个截拳道架势,就像现在年轻人见面击拳那样自然。
史泰龙的《第一滴血》系列意外带火了求生刀,五金店老板们至今记得那年突然涌来问"兰博刀"的顾客。而施瓦辛格在《终结者2》里单手上膛的镜头,让多少男孩在课桌底下偷偷练习甩笔。
东西方动作美学的碰撞
吴宇森的《变脸》把鸽子换成了教堂白鸽,尼古拉斯·凯奇转身开枪时,风衣下摆扬起的弧度都带着港式浪漫。有趣的是,当年好莱坞剧组怎么都想不明白,为什么拍枪战戏要准备那么多慢镜头专用鼓风机。
如今重看《黑客帝国》里的子弹时间,还是会想起袁和平设计的武打动作。基努·里维斯为拍戏每天练8小时太极,有次收工后去中餐馆,老板娘惊讶他筷子用得比ABC还标准。
夜深了,投影仪的光束里飘着细小的灰尘,像老电影放映机的光柱。突然想给当年的录像厅老板老张发个信息,却想起他的店早变成了奶茶铺。也罢,至少硬盘里的《太极张三丰》还在,一包瓜子一瓶汽水,这个周末的怀旧仪式就算齐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