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任务准备:把细节刻进骨头里
我蹲在槐树杈上嚼着薄荷叶,远处敌营的火把在风里晃得像醉汉。"情报比刀刃更致命"——这是师父在我第一次执行任务时,用烧红的匕首刻在我肩胛骨上的话。
1. 情报收集的三大命门
- 守卫生物钟:子时三刻东墙会有两班交接,持续约半柱香时间
- 地形暗桩:马厩西南角的草料堆藏着捕兽夹,踩中会触发铜铃阵
- 目标习性:将军每晚丑时要吃加了蜂蜜的羊奶羹,这是唯一卸甲的时刻
时段 | 巡逻密度 | 致命盲区 |
戌时-亥时 | 每刻钟1队 | 粮仓顶棚 |
子时-丑时 | 每半刻钟1队 | 水井辘轳后 |
2. 装备选择:活着比耍帅重要
我的鹿皮靴里总藏着三样东西:蜂蜡(消除金属摩擦声)、乌鸦羽毛(测试风向)、压实的陈年艾草(紧急止血)。记住重量每增加一两,存活率就降一成。
二、潜入策略:像影子融化在黑暗里
那晚的露水重得能拧出水来,我把自己裹在浸过马尿的麻布里——这是老猎户教的掩盖体味的方法。
1. 五感欺骗术
- 视觉:利用灯笼的摆动规律,在明暗交界处移动
- 听觉:踩着更夫的梆子声落步
- 嗅觉:随身携带营地厨房的茴香籽
2. 致命三丈距离
在离目标帐篷三丈远的栓马桩阴影里,我用了龟息术——心跳降到二十息一次,体温与青石板同温。巡逻兵靴底粘着的碎草叶,离我鼻尖只有半寸。
三、刺杀时刻:死神只给一次机会
羊奶羹的甜腻味飘出来时,我知道时辰到了。匕首上的毒蟾汁开始发黏,这是使用时机。
武器 | 适用场景 | 致命率 |
吹箭 | 5步内暗杀 | 78% |
腕刃 | 贴身搏杀 | 95% |
掀开帐帘的瞬间,我用左手抛起铜钱制造声响。将军转头时,右手腕刃已精准刺入第三与第四肋骨间隙——这是师父说的"黄泉缝",刀刃进去血都不会溅到衣襟。
四、消失的艺术:成为传说的一部分
撤退时我走了来时的路,倒不是迷信,而是踩过的陷阱不会再踩第二次。东墙角的狗洞还留着前日野猫蹭掉的毛,这比任何机关暗道都可靠。
天边泛起鱼肚白时,我蹲在溪边清洗指甲缝里的蜂蜡。早起的樵夫哼着小调经过,完全没注意到芦苇丛里飘着的羊皮水囊——那里面装着将军的虎符,正在晨雾中慢慢沉向溪底。